中娱网

aj新鞋怎么感觉做工有问题(的价格能打下来吗)

2023-03-12 19:49:08 来源:穿搭阁

文 /环球锦鲤周小凡

最近在短视频平台上,有个“把‘AJ’的价格打下来”的视频火了起来。

一时间,有人抨击回应,有人全力支持,我自己本身作为一个球鞋爱好者,自诩为“没钱的鞋狗”,当然是希望这些“潮鞋”的价格能够低一些,这样我就能入手自己喜欢的鞋子了。


(资料图)

不过,既然说到了当下最火的‘AJ’、‘Yeezy’等潮鞋,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一个现象,就是:

你几乎从来都没有看过这些球鞋的正式广告,但它们的火爆程度,已经不亚于任何主流品牌。

其实在大多数人看来,球鞋之所以能够走红都要归功于“炒鞋”,但作为一名营销从业者,我自己在看待这个现象时,却觉得其并非偶然。

“炒鞋”在某种程度上,确实是给这个市场加了一把大火,但如果把“炒鞋”的因素刨除在外,其实你会发现:

球鞋的突然崛起,其实是这背后的文化觉醒,读懂了这个现象,我们能从中收获很多启示。

【亚文化崛起,曾经的零散部落变为如今的群体】

实际上,我们大陆在早期并没有所谓的“鞋文化”和“潮流文化”,即便是在欧美,球鞋以及潮牌这种产品,也只是屈居于主流文化之下的亚文化。

比如当下有个非常火爆的潮牌叫做“Supreme”,这个品牌的起源就可以追溯到美国街头,滑板亚文化的推崇。

最开始,Supreme只存在于纽约市下东城,这里有大量的移民和黑人,各种文化相互碰撞、相互融合,就成了纽约街头文化的起点。

但是Supreme的火爆却是在近几年才开始的,这又是为什么呢?

原因很简单:

亚文化从本质上而言,属于一种小众文化,喜欢这种文化的人因为都游走于主流的边缘,因此就变得不够集中,分布的非常散。

人们想要建立关系、寻求归属感、渴望抱团取暖的方式,因为没有互联网这样的媒介,所以很难建立这些关系。

而现在则不同了,整个社会媒介的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度自由的阶段,承载着连接亚文化部落的土壤出现了,互联网降低了传播、交流以及社群组建的成本,这使得任何人都能很快的找到“组织”。

比如你不逛B站,就不会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“竹鼠会中暑”;不玩英雄联盟,就不会知道满屏幕的“IG牛X”是怎么回事,说白了,基于对这种文化的认同,才有了一致的语言风格和精神归属感。

如果说大众文化是“消极的接受了商业所给予的风格和价值”,那亚文化则是积极的去寻找一种主流之外的风格,‘AJ’、‘Yeezy’等潮鞋文化亦是如此,当时尚被流行文化垄断时,它们就成了人们想要表达个性、表达自己风格的最佳选择。

且,在如今这个时代,人与人之间的群体划分,不再是年龄、不再是收入,而是手机里的APP、身上穿的什么品牌,简而言之,就是一个人背后的文化阵营。

而这,就是潮鞋市场能够突然火爆的最根本原因:亚文化的崛起。

【当品牌融合了亚文化,产品就变成了最好的标签】

从营销的角度来看,“潮鞋”通过亚文化社群进行扩张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共同审美。

在这其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,它们作为产品的同时,本身也兼具内容,每当这些产品出现的时候,我们就知道:潮流文化又来了。

就像是看到“弹幕”我们会想到B站,看到咖啡我们会想起星巴克,说白了,品牌以及产品本身,已经成为了某种文化或是现象的标签。

这就是品牌的力量,它像是一根钉子一样,把这个标签砸进了我们的心智当中,从而让某个品牌或产品,常年盘踞在我们的内心,你说它还用像其他小众产品一样,做铺天盖地的广告吗?

当然不用,因为这个认知的钉子就扎在这里,偶尔砸一下,提醒粉丝,我才是这个领域里的老大,足够了。

况且,这些产品本身已经代表了其背后的文化内容,它们所出售的,也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品,而是一种文化价值,满足的是用户精神层面的体验,而非产品本身最基本的功能。

所以当我看到短视频博主说出:“鞋子是用来穿的,不是用来炒的”这句话的时候,我就知道,把价格打下来这事儿,肯定是没戏了。

这是“潮鞋”能够爆红的第二个因素:商业助推。

【人们富有了之后,就会变成文化的杂食者】

除了商业力量的助推之外,消费者的力量同样重要,其中以一些“有钱人”的消费观念变化为首的“文化杂食者”,他们的行为也促成了现有“潮鞋”市场格局的形成。

从中国近几年的音乐市场就能看出来,很多有钱有闲又受过高等教育的人,已经开始不再喜欢一些主流的音乐,相反,从2010年至今、曾经小众的民谣、说唱、摇滚等曲风开始异军突起。

而在此之前,音乐市场基本上是被流行音乐所垄断的,人们不再挑剔哪首流行歌不好听,而是开始讨论哪种曲风更有逼格。

根据社会学家的言论来看,这些金钱相对充裕的“文化杂食者”,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喜好,而是对局限于一种文化风格的现实反抗,进而彰显自己的个性。

这些“杂食者”们足够理性,他们知道如何挑选新的文化,甚至会主动的去接触异域文化以及各种极端组合。

而“潮鞋”在今天能够击败众多主流文化,也要仰仗这部分群体,在这部分人看来,流行文化只是提供了选项,我们只能被迫的去选择,而通过自己接触并选择的文化,才更值得自己去传播、去分享。

尽管最初这个群体比较小众,但却比种子用户更快一步,且自身拥有的成长空间非常大,这种在今天看来,是一种孵化小众社群、定义亚文化、爆发扩散为流行生活方式的成熟模式,显然已经成为了文化生长最好的土壤。

【平台的存在,让小众并不小】

尽管没有看过潮鞋本身的广告,但是通过各种平台以及APP,我们也看了太多自制广告剧目。

这就是平台的价值所在,它们往往出现在一些边缘地带,并把自己与主流平台区分开来,这样做的好处就是,能够让自身的焦点更为集中。

围绕集中的这个点,这些平台的运营者们能够深入其中,带来很多与主流不一样的东西,包括抽奖、社区、作品征集以及创意广告等等内容。

更重要的是,它们不必依靠改变品牌来吸引不同的群体,它们只需要集中精力,为这些小众爱好者提供服务就完全OK。

但仅仅是这样,还不足以在茫茫人海中,迅速的找到目标人群,还有一个让“小众并不小”的重要原因,就是这些平台的创建者,其本身也是“潮鞋文化”的狂热信徒。

很多平台在寻找员工时,会通过认同价值观以及本身的喜好来筛选团队成员,这在一定程度上,使得平台在某种程度上,就变成了一个有归属感的地方。

而这种归属感,在需要人们向其他人宣传这一平台的时候,就变成了最好的“武器”。

其实看完了“潮鞋”爆红的现象之后,我们能够很清晰的感受到,文化在如今的市场环境里,起到了太大太大的作用。

毫不夸张的说,很多商业模式以及行业展开,都要以文化的觉醒和认同作为重要前提,在近几年的市场上,除了潮鞋之外,像手办、模型、乐高等小众市场,也在呈现上升的趋势。

也正是因为这些亚文化的存在,才然市场变得更具有多样性,使得巨头们即便再强大,也无法吞并整个行业、整个市场。

但愿透过“潮鞋”市场的崛起,能让更多人看到小众群体、看到更多的亚文化,同时,我们也更加期待,今后的市场,将会迎来更多行业的百花齐放。

,

标签: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