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娱网

天天报道:专访《困在心绪里的儿子》导演:心理疾病应像身体疾病一样被重视

2023-02-23 12:38:44 来源:Mtime时光网

时光网特稿还记得让安东尼·霍普金斯在2021年第二次获得奥斯卡影帝的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(The Father)么?那部讲述老年人深受痴呆症(dementia)困扰的小成本制作影片,击碎了无数观众的心。影片导演佛罗莱恩·泽勒根据他的“家庭三部曲”戏剧改编了《父亲》,而他的新作《困在心绪中的儿子》(The Son),也将于明日登录中国内地大银幕。

时光网在与泽勒导演的专访中,聊到了这部以青少年抑郁症和父子关系为主题的新片《儿子》,导演坦言,他想要在本片中探索的,是“当你看着爱的人在痛苦中挣扎,自己却不能做更多时的无力感”。虽然片名叫做“儿子”(曾·麦格拉思饰),但故事也含有父亲(休·杰克曼饰)的视角。


【资料图】

困在心绪里的儿子时光评分0.0 123分钟 - 剧情 2023年2月24日美国上映

而这位父亲本身也拥有“儿子”的身份——饰演狼叔父亲角色的,正是与泽勒导演再次合作的霍普金斯。关于父子关系这种“代代相传”的创伤,如何打破这个无限带来痛苦的恶性循环怪圈?当泽勒把自己的戏剧改编成电影时,他也专门为老爷子量身打造了这个原创角色。

面对影片中尖锐的心理疾病问题,导演表示,“只有当我们如看待身体疾病一样看待心理疾病,我们才能真正地去帮助人们解决问题”,虽然爱能做到一切,但有时候光有爱是不够的。

当被问到,接下来是否有计划把“家庭三部曲”中的最后一部《母亲》也改编成电影,泽勒导演笑了,说自己还没有做好准备,但一切都有可能。

Mtime: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和《困在心绪里的儿子》都属于“家庭三部曲”,那么你最初创作这个新故事的概念,是从何而来的呢?

佛罗莱恩·泽勒:故事确实是属于“家庭三部曲”的,它无法独立存在。我最初是把《困在心绪里的儿子》作为戏剧来写的,而在写的时候,我是想要去探索这种关于亲子关系,略显“痛苦”的话题——并不是试图从儿子的视角深入发掘这种痛苦,更多的是从外部、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去看,当一个深陷痛苦的人周围都是想要帮助他的人,会发生什么。当你看着你爱的人在痛苦中挣扎,自己却不能做更多的时候,这种无力感是我想要的探索的东西

当这部戏剧在法国巴黎上演时,我被观众们的反响深深感动到了——每一场演完,他们都会等我们,并分享自己的故事。所以每次虽然戏剧表演结束了,但却是一场场谈话的开始,而这需要观众去自发地讲述。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的故事,比如他们会说,“我非常懂这种感受,因为我的儿子/女儿/叔叔也会这样……这使我真切地感受到,那么多人真的懂(这种感受),那么多人经受过这种痛苦,那么多人有着相同的遭遇,所以我真的想通过这部电影来开启更多类似的谈话。

Mtime:感谢分享。这部电影叫《困在心绪里的儿子》,那么它是如何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展开的呢?

泽勒:虽然名字里有“儿子”,但这个故事确实也含有父亲的视角。我希望观众可以发觉,这位父亲其实也有着儿子的身份——而且他是一个自身充满痛苦的儿子,并试图去与自己的父亲(安东尼·霍普金斯饰)在一些问题上获得和解。他似乎无法处理当下的问题了,因为他完全被过去所吞噬。所以这其实是关于一种“代代相传”的创伤,仿佛一个无限带来痛苦的恶性循环怪圈,你该如何去打破它呢?我在故事中设置了好几个“儿子”,看他们给下一代传递了些什么,包括创伤、羞耻、内疚等等。

Mtime:是的,男主角彼得既是儿子也是父亲,这还挺让人受启发的。所以你是怎样使这个角色的多重身份得以共存的呢?

泽勒:为了使其“儿子”的身份得以展现,我给休·杰克曼(彼得饰演者)和他(片中的)父亲安东尼·霍普金斯写了一场戏。这场戏其实是后加的,但在我看来却是关键性的——就在那一刹那,你能清晰地感受到,他在与自己的回忆搏斗,他的过去并不平静。霍普金斯演起来简直是完美,因为他很容易将那种残忍无情表现到位,这也让这场戏的拍摄变得充满乐趣。

还有就是我们一起拍完《困在时间里的父亲》那部电影后,很多人都对霍普金斯抱以慰问:“他怎么样?没事吧?”就好像他真的遭受了痴呆症的困扰一样。然后我会对他们说:“是的他非常好,他只是演技精湛到可以以假乱真了。”这样一来,有趣的是,我们只需要他在《儿子》中做完全相反的事情就好了,因为这次的状况可完全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
Mtime:所以你的意思是,这场休·杰克曼和安东尼·霍普金斯的对手戏是专门为电影而创作,并非原戏剧中就已经有的是吗?

泽勒:没错,这场戏不在戏剧中。这是我在构思这部电影,思考切入角度时所写出来的。同时,我在写的时候就在想着安东尼·霍普金斯,因为我真的很想让他来演。就像我说的,他似乎变成了整部电影的核心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我希望这部电影中有三个男性人物,对应三代人——首先是霍普金斯,他从不外露自己的情感,从不展示自己的软肋,就只管对自己一直残忍下去,这是那一代或多或少都经历过的;

而尼古拉斯(片中孙子,泽恩·麦格拉思饰)是个青少年,他显然更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,也更关注自己,但他仍不知道自己为何会受到伤害,也不知道怎样去过好自己的生活;在这两者中间便是休·杰克曼饰演的彼得,一方面他尽力去倾听自身,尝试去更好地了解自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,另一方面他又被自身的一些责任感所绑架,他觉得自己应该照顾他人、解决问题,而当事情没有实质性进展时,他便会流露沮丧、甚至暴力的一面,所以他是完全处在这两代人中间的

Mtime:听起来太棒了。对于彼得和尼古拉斯这种父子关系的描写,你是否是从自身的真实经历中得到灵感的呢?

泽勒:老实说是的,这的确是一个比较私人化的东西。我对这些情感很熟悉,并且很不幸的是,我自己也经历过一些这种(不好的)情形。但是拍一部电影绝不仅仅是为了讲自己的故事,我感受到有那么多人都对心理健康这个话题有共鸣,很多人都处在其带来的痛苦中。尤其是现在,在后新冠的这个时代,心理问题就像疫情一样——特别是这一代,太多人在经受焦虑,有时他们自己根本没意识到自己有心理问题,只觉得自己很焦虑、很痛苦,生活中有太多不确定性。

即便我们不停地经历这些心理健康问题,我们还是不能很自如地谈论它,也不能很平和地看这类题材的电影。我认为只有当我们多去讨论这个话题,才能帮到更多的人,我们不应该为自己处在痛苦中而感到羞耻。这就跟身体疾病一样,没人会因为自己有心脏或肠胃问题感到羞愧;但一旦有了心理疾病,人们便会觉得羞愧难当,甚至不敢去自如地分享自己的情绪,好像自己要为这些不好的情绪负责一样。只有当我们如看待身体疾病一样看待心理疾病,我们才能真正地去帮助人们解决问题

Mtime:这也是片中那句台词出现的原因吧:“爱是远远不够的。”

泽勒:是的,这也是在告诉人们,虽然爱能做到一切,但有时候光有爱是不够的,有时候爱甚至是不被需要的。作为父母这很痛苦,因为你并没有找对那把真正能打开门的钥匙。有时他们就是没有做好准备去应对这些问题,但要承认这一点非常难。尤其是作为父母的话,你会觉得自己必须时刻万事俱备,这样才能帮到自己的孩子;但更多时候他们会遭受这种无力的感觉,而这是作为父母的必修课。有时候并不非得酿成什么悲剧,就在日常生活中,父母要学会理解、接受和放手。

在《困在心绪里的儿子》中,这确实是个悲剧,但我个人坚信悲剧是可以预防的,我也相信如果能说一些不一样的话、换一种沟通方式,或是能主动寻求一些帮助,结局很可能会不一样。我想要探讨的是,这位充满爱、非常关心儿子的父亲,是多么地想要去帮助自己的儿子,但他做了错误的决定,他被自己的羞耻和无知所蒙蔽。我想要让观众们去经历他的这种沮丧——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人经历痛苦却无法帮忙。我想让观众们去质疑、去挑战我们与心理疾病问题的关系

Mtime:非常感谢你的分享。最后一个问题,在谈到“家庭三部曲”时,我们也在期待着第三部作品。我们也想起了自己的“中国家庭三部曲”——李安导演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拍摄的《推手》《喜宴》和《饮食男女》。你看过吗?

泽勒:我看过,并且非常喜欢。我尤其喜欢这三部曲的点子——当你能使电影和电影之间产生交流,这对观众来说是非常令人兴奋的。这让观众处在一个主动的位置,去解读银幕之外的东西,并用自己的方式来理解故事,所以我很喜欢这三部电影。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我接下来就会拍摄《母亲》,但我还是挺喜欢“电影三部曲”这个想法的。

不过我在纽约排过这部戏剧,与我认为是当今最出色的女演员之一的伊莎贝尔·于佩尔合作。我知道她也去过中国。她就是最棒的,她可能也是我想把《母亲》拍成电影的唯一理由,但我还什么都不确定呢。

记者/编辑:甄子

标签: 心理疾病 解决问题 父子关系

热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