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相关资料图)
近来提及秋色,社交平台上总有网友将长春与成都并列讨论。
一座是东北平原上的“森林城市”,一座是西南盆地里的“天府之国”。
相隔数千公里的两座城市,为何能在秋叶景观中形成奇妙共鸣?
答案藏在“落叶不扫”这四个字里。
在全国诸多探索季节性景观保护的城市中,长春与成都不仅率先以制度化路径留住秋意,更以“人民城市人民建、人民城市为人民”的实践,让落叶从自然景观变成承载民生温度的城市记忆,为精细化治理写下生动注脚。
先看我们更熟悉的长春市。
2020年实施的《长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》,首次以法规形式确立“落叶保护性留存”制度。
到了2025年,长春市进一步结合区域街路特点、建筑风格和两侧树种类型,精心打造了6条各具特色的落叶景观路,让秋日美景遍布城市角落。
你看,最近一段时间,走在春城大街上,54路有轨电车缓缓驶过,车轮与落叶摩擦发出沙沙声响,沿线每天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,排队取景拍照,定格这份独特的北国秋韵;
盛北小街和天富路上,各类树木的叶片呈现出红色、黄色、橙色、绿色等丰富色彩,仿佛一幅绚丽的油画在街头铺展;